快評丨萬年歷顯示植樹節(jié)“忌栽種”,尊重民俗更應尊重科學

讓傳統(tǒng)思想與民俗知識更好地為今日所用,而不是在盲信的桎梏里束縛了前行的步伐

3月12日植樹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但網友發(fā)現有的萬年歷App顯示當天“忌栽種”。對此,萬年歷App研發(fā)公司工作人員回應稱,萬年歷中“宜忌”是根據傳統(tǒng)老黃歷推演而來,古時候的“栽種”更多指的是農業(yè)生產方面的撒谷插秧,植樹節(jié)是后來才有的節(jié)日,兩者并不影響。

據報道,該萬年歷顯示:3月12日當天是農歷二月初三,是植樹節(jié),宜出行、搬家,忌結婚、栽種。而除了這款App,其他多款手機的自帶日歷及部分網站中顯示的黃歷頁面,在3月12日這一天均提示“忌栽種”。這說明,“忌栽種”并非一兩家App自己“編造”的信息。

↑萬年歷App中顯示植樹節(jié)當天忌栽種。圖據極目新聞

有民俗專家表示,中國傳統(tǒng)的萬年歷中都有根據干支歷擇吉避兇和禁忌做某事的內容,所謂“忌”的一個來源是彭祖百忌?!耙也辉灾玻е瓴婚L”,把天干中這個乙字附會成只要是遇到乙日乙時都不宜做栽種的事情,而公歷3月12日對應古代的干支歷正是乙亥日,逢乙日,所以才有了這天忌栽種的說法。

從歷法上看,植樹節(jié)的3月12日和萬年歷的3月12日,根本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按照陽歷來算,每年到了陽歷的3月12日都是植樹節(jié),這個不會改變。而后者是根據陰歷來推算的,每年陰歷的3月12日對應的陽歷時間都不一樣,就像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每年對應的陽歷日期都不同。因此,把植樹節(jié)和萬年歷里的3月12日混為一談,沒有必要。

更重要的是,我們尊重民俗,但更應該尊重科學。在古代,人們出門看黃歷,是因為當時生產力不發(fā)達,為了趨吉避兇對自然規(guī)律的一種探索,所謂的“天時”對于農業(yè)耕種確實有一定影響,久而久之形成了相關的民俗,甚至連婚喪嫁娶都與“天時”相關。但在現代社會,科技的力量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認知世界的方式,我們出門大多不再看黃歷。這是科學進步的必然結果,也是人類在自然事物面前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表現。

對于萬年歷顯示的禁忌這類民俗信息,我們可以抱有一定的尊重,但不必盲信。古人對于自然事物的認知是樸素的,但也可能與科學世界的規(guī)則格格不入。這就如同我們對于一些民間的祭祀活動,可以尊重和理解,但沒必要以此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認識。

對于各類民俗知識,人們有探索和學習的熱情,這本身無可厚非,雖然不是現代社會的主流,卻也在民間長期存在,并且有一定的存在價值。對此,人們要持有合理的認識。像萬年歷這樣的傳統(tǒng)文化“載體”,我們對其應當有理性的揚棄態(tài)度,讓傳統(tǒng)思想與民俗知識更好地為今日所用,而不是在盲信的桎梏里束縛了前行的步伐。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西蒙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p>

標題:快評丨萬年歷顯示植樹節(jié)“忌栽種”,尊重民俗更應尊重科學

地址:http://www.17168cn.cn/paobuji/139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