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一開播!又一部30集歷史大劇來了,演員陣容雄厚,想不火都難

1925年,毛澤東32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歲。

當時革命形勢蓬勃發(fā)展,湖南、廣東等地的農(nóng)民運動日益高漲,毛主席在湖南鄉(xiāng)下鬧革命,又從軍閥趙恒惕的眼皮子底下,離開韶山,去往廣州主持農(nóng)民運動講習(xí)所,途徑長沙,來到了湘江邊上。

此時正是秋天,湘江邊,秋意正濃。毛澤東望著萬山紅林,滿江秋色,聯(lián)想到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勢,又回憶起少年時代與同學(xué)們在這里“指點江山”的往事,激情滿懷,感慨萬千,寫下千古詞作——《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好一句,“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歷史大劇《問蒼茫》的劇名便來源于此。

我估計很多人都知道了,為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重大革命歷史劇《問蒼?!芳磳⒂?2月上旬,接檔《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開播了。

這些年,不管什么劇,央媽都能玩出彩來。

但如果說哪種類型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一定是革命歷史劇。

從《長征》到《覺醒年代》《大決戰(zhàn)》,革命歷史劇,在央媽手里,從未失手。

說起來,《覺醒年代》后,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沒有一部革命歷史大劇火出圈了。

《問蒼?!罚茉倨痫L云嗎?

勝算不低。

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dǎo),夠分量。

看陣容,《隱秘而偉大》《白夜追兇》的王偉執(zhí)導(dǎo)。

演員陣容,更不簡單。

王仁君、寧理、宋佳、焦俊艷、白客、譚凱、張曉龍、馬少驊、唐曾、李成儒、黃小蕾、嘉澤、吳幸鍵、鄭業(yè)成、魏大勛、牛駿峰、吳昊宸、王茂蕾、董勇、董璇、孫浩、楊志剛、陳小藝、霍青等老戲骨+青年演員參演,粗算一下,實力派不低于20位。

再看故事,瞄準的是1921—1927年間,青年毛澤東問天地蒼茫,探索出中國革命正確道路的故事。

回想《覺醒年代》所聚焦的,主要是1915年到1921年間的事。如果把兩部央視大劇連起來,不正是一部青年毛澤東波瀾壯闊的人生連續(xù)劇。

這些歲月,有荊棘密布,坎坷難平,有崢嶸,有風雨,但更有天地蒼茫,偉人豪情萬丈。

寫完這首詞,毛澤東繼續(xù)沿湘江南下,去廣州,干革命,走四方,開天辟地。

此后大江東去,沒什么可以阻擋,歷史的去向。

今日,先《問蒼茫》。

01、講述蒼茫歷史,看故事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問蒼?!返墓适拢l(fā)生在1921年到1927年之間。

這7年,是中國風云際會,風起云涌的7年。

中共一大剛剛召開,革命形勢如火如荼,國共展開第一次合作,但在孫中山去世后,國共合作的局勢,開始急轉(zhuǎn)直下。

不過《問蒼茫》在故事層面,并不像《大決戰(zhàn)》這種,全景式展現(xiàn)三大戰(zhàn)役,講述歷史大事件。

也不像《覺醒年代》那樣,勾勒出一個時代知識分子和革命者的群像。

用飯圈的話說,《問蒼?!?,是一部絕對的大男主劇。

故事核心從頭到尾圍繞一個人展開——毛澤東。

劇集主要描寫的是從中共一大歸來的青年毛澤東帶著對中華民族將走向何方的憂國之問,如何在矢志不移地踐行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過程中,以一個“探路人”“早行者”的姿態(tài),從一名追隨者成長為先行者、開拓者,并探索出中國革命正確道路的歷史故事。

結(jié)合劇情簡介和制作特輯,劇集最大的特點,一是大,二是小。

我們先說大。

《問蒼?!放牡?,絕對是大歷史。

故事涵蓋了青年毛澤東從發(fā)展團員、黨員到發(fā)動工人運動,從國共第一次合作到堅決同國民黨右派斗爭,直到走進田間地頭,用腳步丈量出農(nóng)民運動對于中國革命的意義。

最后發(fā)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天問。

那么在極其復(fù)雜的歷史政治軍事格局中,在兩黨任職的毛澤東是如何在國共合作中一步一步認清革命形勢、政黨出路,并最終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工農(nóng)武裝革命道路的?

或者再直接一點,劇集其實就講了這么一件事——用劇集總編劇陳晉的話說,“毛澤東同時在國共任職,他是怎么干出來的,他是怎么在干中,被黨、被歷史、被人民選擇為領(lǐng)袖的?”

你說這故事,大不大?

再說小。

既然叫《問蒼茫》,那這些“大”,當然要拍,不拍大歷史,如何算得上歷史大?。?/p>

但劇集并沒有為了展現(xiàn)宏觀的“大”,而忽視了具體的“小”。

再宏大的史詩,都是靠具體的事情,生動的個體組成的,《問蒼?!肪妥プ×诵」适隆⑿∪宋?,并將整部劇拍出了別樣的魅力,讓故事好看甚至有點“好玩”。

比如,毛澤東與楊開慧為什么沒有一張合影?幕后有怎樣的故事?

陳獨秀為什么被所有人稱作“老頭子”?

還有,毛澤東與蔣介石在國民黨一大上的“代表你先走””同志你先行”的歷史典故是怎樣的。

還有,毛澤東與陳獨秀于長江邊交棒。

還有毛澤東的“天思”“天問”“天答”。

大歷史的脈絡(luò),我們都在教科書上學(xué)過。

但《問蒼?!分兄v述的這些故事細節(jié),卻格外動人。

可以預(yù)見的是,與《覺醒年代》一樣,《問蒼?!分校囟ㄟ€有很多我們不知道、不了解的歷史細節(jié)。

也會有更多對中國革命,對革命先輩引人入勝的細膩呈現(xiàn)。

相比于其他電視劇,《問蒼?!返倪@個“起跑”,就已經(jīng)贏在了起跑線上。

02、神仙幕后打底,超20位實力派演員加盟,質(zhì)量夠硬

《問蒼?!肺业?,除了題材,還有陣容。

細看幕后,這部劇主打一個“硬”。

總編劇陳晉是中央文獻和黨史研究院原院務(wù)委員,已完成《毛澤東傳(1893—1949)》(執(zhí)筆人之一)等作品,擔任總撰稿的大型電視文獻片有《毛澤東》等十余部,他出手,史實細節(jié),絕對靠得住。

總編劇梁振華參與主創(chuàng)的《理想照耀中國》等都口碑不俗,這對師徒聯(lián)手,劇本的史詩氣質(zhì)穩(wěn)了。

再看導(dǎo)演王偉,這幾年的主攻方向,正是歷史大劇,除了《隱秘與偉大》,還有李現(xiàn)主演的《人生若如初見》。

主創(chuàng)穩(wěn)了,再看演員。

《問蒼?!凡捎玫娘@然是老戲骨+年輕演員的陣容配置。

由于展現(xiàn)的是青年毛澤東的歷史故事,除了飾演孫中山的馬少驊等個別演員,觀眾最熟悉的那些特型演員,幾乎都未出現(xiàn)在劇中,但也就給了大量實力派演員,去全新演繹這些歷史人物的機會。

我最期待的,有7位。

其一,寧理飾演的陳獨秀。

寧理這個演員,出道早,成名晚,要不是因為參演了《無證之罪》,估計很多觀眾還叫不上他的名字。

《無證之罪》熱播后,不少觀眾都以為寧理天生適合演反派,且只能演反派。但他轉(zhuǎn)頭就參演了《沉默的真相》、《警察榮譽》,都是正面角色。

他在《警察榮譽》中扮演的老警察陳新城,歷經(jīng)人生起伏,看似老油條,實則藏著熱血。

這幾年寧理肉眼可見是火了,《流浪地球2》他的戲份也不輕。

《繁城之下》中,寧理演的是主角,雖然主線不在他的角色身上,但結(jié)尾一首桃花詩,好像把角色一輩子都演出來了一樣。

革命歷史劇他也不陌生,《大決戰(zhàn)》中,他扮演過戴笠,重慶談判時面見周恩來時一個局促緊張的搓手動作,頓時把人物演活。

陳獨秀這個角色,很多名演員都演過,有于和偉的版本,王志飛的版本,李乃文的版本,很多都很經(jīng)典,寧理會怎么演陳獨秀?

我可太想看了。

其二,馬少驊演的孫中山。

國家一級演員馬少驊曾經(jīng)給觀眾帶來不少經(jīng)典歷史人物角色。

比如《覺醒年代》中文雅和潤的蔡元培,央視大劇《丁寶楨》中的丁寶楨等等。

但要說他演的出神入化,無論動作、眼神、氣韻神髓都已入化境的角色,一定是孫中山。

雖然馬少驊已經(jīng)演出好幾次孫中山,但只要他演這個角色,觀眾依然想看。

孫中山先生逝于1925年,劇集大概率會再現(xiàn)這一歷史事件,馬少驊這次會怎么演,我已經(jīng)迫不及待想看了。

第三位,宋佳。

目前宋佳的角色并未官宣,但透過制作特輯中她的角色造型和劇情處境,沒有什么懸念,她飾演的應(yīng)該就是宋慶齡。

國劇中有些演員演技達到一定水準后就會一直保持,宋佳卻是少見的演技不斷精進的女演員。

從《懸崖》到《人世間》中,宋佳的表演細日益細膩,塑造人物也越來越有大將之風。

雖然她時常挑戰(zhàn)一般女演員不愿意演的人設(shè)并不完美的角色,但反過來也證明她藝高人膽大。

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宋佳,此時飾演宋慶齡這樣一位歷史人物,一切都恰到好處。

一個字:佳。

第四位,鄭業(yè)成飾演的青年周恩來。

沒想到鄭業(yè)成的青年周恩來扮相,如此神采飛揚。

過去提起這位潛力男演員,很多人想起的都是古裝劇,比如《鶴唳華亭》等等,武行出身的他,也是國劇小生中少數(shù)真正能挽劍花的男演員。

但近幾年,這位樣貌端正的實力小生已經(jīng)開始出演正劇,比如工業(yè)題材的央視大劇《許你萬家燈火》。

除了劉勁之外,年輕周總理的特型演員,出圈的不少。

知名的有朱亞文、黃曉明、靳東、陳坤,不知名的有金靖承。

但要說青年周恩來,真正演出神髓的不多。

鄭業(yè)成劇中的造型和軍人風骨,絕對讓人眼前一亮,歷史中的周恩來總理,本就是文武雙全。

接下來,就看他能否在正片中繼續(xù)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我對鄭業(yè)成的期待也是一個字:成。

第五位,白客飾演的蔣介石。

我知道許多人的第一反應(yīng)是什么,白客演蔣介石?確定不是喜?。?/p>

白客對于一些人最深的印象,是《萬萬沒想到》。

但這些年的白客早已開啟了轉(zhuǎn)型,《門鎖》、《揚名立萬》、《不休不止》等作品中,白客的演技都得到了肯定,在劇版《三體》中,他扮演的白沐霖同樣不俗。

青年演員中,白客或許不是天賦最強的,但絕對是最用心最努力的那波,征服觀眾最好的辦法也不是辯解,而是角色。

飾演蔣介石就是最好的機會。

第六位,焦俊艷飾演的向警予。

一直被視為影視圈“遺珠”的焦俊艷,一直帶著一股巾幗英雄的氣質(zhì),她飾演向警予,真是一點都不奇怪。

向警予犧牲時年僅32歲,作為大革命時代的模范婦女領(lǐng)袖,這個角色無疑有塑造的巨大潛力。

制作特輯中有一幕,應(yīng)該是被捕的向警予在監(jiān)獄墻壁上題字,雖是背影,氣韻非凡。

希望焦俊艷這次的表演,能留下一個經(jīng)典角色。

最后,讓我們說說王仁君版的毛澤東。

此前最深入人心的毛主席扮演者,有三位。

一是古月。

古月扮演主席,主打一個“像”字。

就拿發(fā)際線來說,為了讓他演好主席,化妝師顏碧君曾在他額頭畫過一條線,這條線前面的頭發(fā),都要被拔掉。

古月為此甚至養(yǎng)成了拔頭發(fā)的習(xí)慣,甚至為了更像主席,拔了自己的一顆齙牙。

古月善于還原真實歷史中關(guān)于主席的細節(jié),尤其是生活習(xí)慣、神態(tài)、肢體動作等。

他也是至今為止,最為著名、最受觀眾認可的主席扮演者。

二是唐國強。

唐國強并非特型演員,和毛主席外貌差距其實不小。

但1996年的《長征》中,唐國強有了一次扮演主席的機會,此后便與主席形象結(jié)緣,開始了扮演主席的演藝道路。

比起古月,唐國強的角色塑造,主打一個“神似”。

他有三條飾演主席的鐵律,不說方言,不學(xué)主席揮手致意,不接觸主席的身邊人。

這樣的藝術(shù)塑造,既令唐國強的表演獨樹一幟,也引發(fā)了些許爭議。

但近20年,唐國強幾乎是各大影視劇中,中老年毛澤東的第一選擇。

三是侯京健。

年輕一輩中最受看好的,就是已經(jīng)在超過10部影視作品中扮演過毛主席的侯京健。

《覺醒年代》他戲份不多,但還是靠表演征服了觀眾。今年的央視大劇《大道薪火》中他也再次扮演了主席。

他的表演,我認為是形神兼?zhèn)洹?/p>

外形上,劇中的侯京健確實有毛主席年輕時的神采,角色塑造上,

他既演出了主席的沉穩(wěn)老練,也有當年意氣奮發(fā),揮斥方遒的豪氣。

但王仁君的表演,同樣不可小視。

王仁君第一次扮演毛澤東,是在《古田軍號》中出演36歲的毛澤東,客觀而言,這次王仁君的表演還比較稚嫩,扮相文氣有余,氣勢不足。

但到了《1921》中,當他第二次扮演毛澤東,表演已經(jīng)有了明顯的進步。

無論是抽煙的動作,還是吃辣椒的爽快,已經(jīng)有了幾分那個充滿理想、豪情滿懷的青年毛澤東的神韻了。

我認為這次王仁君的表演很可能更進一步。

制作特輯中的他演出了毛主席生活化的一面,在江中和友人戲水,在黃埔軍校給學(xué)員講課,在工地發(fā)動工農(nóng),既是青年毛澤東,也是一個一步步接近發(fā)出天問,找到自身歷史使命的毛澤東。

我認為任何演員的成長都不是一步到位,應(yīng)該給演員成長蛻變的時間,但演員也要把握機會。

《問蒼?!肥请y得的全方位塑造青年毛澤東的歷史大劇,如果王仁君要證明自己,就趁現(xiàn)在。

除了這幾位,還有魏大勛飾演的36歲犧牲的蔡和森。

??》屣椦莸啮那锇住?/p>

董璇飾演的宋藹齡。

蔣夢婕飾演的宋美齡。

張曉龍飾演的汪精衛(wèi)。

霍青飾演的何叔衡。

個個值得期待,這也是《問蒼?!肺床ハ然鸬谋WC。

03、拍出革命歷史劇的新路子,就看《問蒼?!?p data-track="138">作為央視大劇,《問蒼?!?,當然用心。

這種用心,可以說已經(jīng)超越了絕大多數(shù)國產(chǎn)劇。

全劇主角戲份涉及5個城市、500余名演員、700多個場景。

2021年以來,主創(chuàng)團隊先后到長沙、韶山、安源、廣州、武漢等地進行了兩輪采風調(diào)研,查閱了近百本權(quán)威史料書籍,搜集了近千萬字資料。

哪怕有陳晉這樣的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長、《毛澤東文譚》作者坐鎮(zhèn),該劇還是充分聽取黨史和影視專家意見、吸收最新黨史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經(jīng)歷了多次打磨和圍讀修改,數(shù)易其稿才完成了劇本創(chuàng)作。

從現(xiàn)場拍攝看,王偉帶領(lǐng)的劇組用心也毋庸置疑。

對每一次會議、每一個舊址、每一個劇中涉及場景進行史料查證,對每一張相關(guān)歷史照片做“復(fù)制”,在選景、做陳設(shè)、做質(zhì)感上做到極致。

所以劇中觀眾會看到很多接近歷史原貌的歷史舊址,比如很多觀眾心心念念的毛主席故里,韶山?jīng)_。

畫面呈現(xiàn)上,全劇透出一種油畫的氣質(zhì)。

如湖南階段以“暖”為主,上海階段以“冷”為主。

動作場面上,則是力求還原戰(zhàn)場的真實感。

全部來真的,不玩虛的,

主演說許多爆炸點都是演員現(xiàn)場去趟。

但在拍攝的認真之外,決定劇集成敗的,還是那個最大的關(guān)鍵:角度。

這些年拍毛主席,拍那段大歷史的劇集那么多,如何拍出不同,是最大的成敗關(guān)鍵。

從劇集風格看,一方面,它放棄了之前,將大事件、大背景、大決戰(zhàn)等歷史教科書中的事件作為主要呈現(xiàn)方式的敘事手法。

不是從歷史拍人物,而是從人物拍歷史。

另一方面,在人物塑造上,它不循規(guī)蹈矩,不默守陳規(guī),而是通過許多人物細節(jié),甚至是毛主席之外的小人物,去折射主席的形象。

這讓毛主席的形象,在之前偉人的基礎(chǔ)上,多了幾分平易近人,或者說,是讓觀眾看到了歷史深處的毛主席的可愛。

但,劇集又不止于此,從“躊躇滿志”到“發(fā)出天問”再到“收獲答案”,劇集最終要做到的,是“為國家寫史,為民族鑄魂,為人民立傳”。

故事最重要的追問,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p>

我想,這也才是一部歷史大劇,應(yīng)有的氣度。

最后,讓我們回到全文開頭,我摘錄了《沁園春·長沙》的上闋。

請允許我以這首千古詩詞的下闕作為結(jié)尾,實際上,《問蒼?!愤@部央視歷史大劇的氣質(zhì)、格局和主題,也盡在其中。

即使讀過背過許多遍,再讀的時候,依然止不住心潮澎湃啊——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xué)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只待《問蒼?!?。

標題:央一開播!又一部30集歷史大劇來了,演員陣容雄厚,想不火都難

地址:http://www.17168cn.cn/ranqizao/5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