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單體建筑面積最大圖書館今日開館,歸有光、錢鐘書等名人家譜亮相

今(28)日下午2點,上海圖書館東館將正式開館。

上海圖書館東館于2017年9月27日開工建設,2019年9月20日結構封頂,2021年底完成竣工備案。上圖東館建筑面積11.5萬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圖書館。

晴空下的上海圖書館東館

上圖東館外觀猶如一塊璞玉,“漂浮”在城市森林之上,地處繁華市區(qū)與世紀公園的交界地帶,如同紐帶一般,聯(lián)系著人類文明與自然生態(tài)。

“漂浮”在城市森林之上的“璞玉”

遠看圖書館,外立面是大片透明玻璃幕墻,搭配乳白大理石花紋。

在室內讀書時,室外光線和公園景色交相輝映

建筑整體造型猶如一塊被切割得有棱有角的玉石,站在每個角度都有不同的視覺感受。

玻璃外立面盡顯通透

這是由本身就擅長做圖書館等教育建筑的丹麥SHL建筑事務所設計的,寓意一句中國古語,“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設計草圖

“知識之塔”

“求索之城”

這座可閱讀的建筑不僅演繹了中華文化的美學符號,內部空間猶如太湖石般相互連通,還融合了藝術之美,十組來自全球各地的當代藝術家在東館室內外創(chuàng)作了多件場域定制的公共藝術作品,使東館成為更開放的文化藝術空間。

館內中庭地面是一件藝術品,來自上海本地藝術家申凡創(chuàng)作的《往來春秋》,展現(xiàn)的內容是一張1952年報道上海圖書館開館新聞的舊報紙。

藝術家把文字都隱去,只保留標點符號,重疊影像成為地面黑白灰的裝飾圖案。從不同樓層往下看,小小的人就行走在廣闊書頁之中,充滿了文藝氣息。

三樓,藝術家馬文興的《陪伴》。整體造型是一滴銀色水滴正在泛起層層漣漪。

今日開館后,上圖東館將開放22個主題閱讀服務空間,以及智慧文創(chuàng)區(qū)和散布在各樓層的團隊研討室、終身學習室、閱讀靜音艙,提供全年齡段、普惠均等、同時又兼?zhèn)渚珳驶瘋€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務,讓這座可閱讀的建筑更有溫度。

開館大展

開館大展“真理光芒耀申江——馬克思恩格斯手稿與上海紅色風華展”圍繞百年來馬克思主義傳播與中國化的偉大歷史,展出阿姆斯特丹國際社會史研究所藏馬克思、恩格斯手稿的相關手稿文獻及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的手稿文獻,結合上圖館藏近現(xiàn)代文獻、老照片、唱片、版畫、招貼畫等特色館藏資源進行相互印證,重點揭示上海作為黨的誕生地紅色基因的傳承發(fā)展,從紅色文獻的角度描繪上海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前沿重鎮(zhèn)的紅色風華。

館內陳設

館藏精品館常設展“典冊琳瑯”是上圖館藏精品的首次長期集中展示,系統(tǒng)展示從紙間書寫到勒石傳拓,從古代的雕版、活字印刷,再到近代的鉛印、石印等技術更迭下的文化傳播之路,帶領觀眾從典籍文獻的視角解鎖文明的傳承密碼,側面展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發(fā)展脈絡,勾畫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浩瀚長卷。

家譜是一個家族從古至今的文化和發(fā)展縮影,上海圖書館是全球范圍內收藏家譜原件最多的機構。此次上海圖書館東館也設有家譜館,開館首展展示了包括孔子、歸有光、錢鐘書、貝聿銘、包玉剛等館藏名人家譜。據(jù)悉,圖書館還有“中國家譜知識服務平臺”,供讀者線上查家譜。

閱讀區(qū)域

紅星新聞溫馨提示:上圖東館開放時間為9:00-20:30(周一閉館,10月3日正常開放) 。讀者到館后須提供本人預約信息,同時核驗綠色“隨申碼”以及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入館(亦可出示本人離線隨申碼或身份證原件進行核驗)。入館讀者請按指示牌或聽從工作人員安排,遵守館內秩序。在館期間請全程規(guī)范佩戴口罩,保持一定距離,避免聚集。

編輯 段雪瑩 圖據(jù)上海圖書館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p>

標題:國內單體建筑面積最大圖書館今日開館,歸有光、錢鐘書等名人家譜亮相

地址:http://www.17168cn.cn/gzdm/4599.html